源沃肥业

NEWS新闻中心

您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农业农村部:有机肥配合化肥是当下最科学施肥方式!

发布日期:2023-05-27 17:15  浏览次数:

今年“三农”工作怎么干?

农业农村部专业司局
为您解读“中央一号文件”关键词

耕地保护


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

2023年一号文件提出
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

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
推进农业绿色全面转型 

目标:
启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稳定面积、提高单产,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;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省份,确保全国粮食面积稳定在17.7亿亩以上。

严守耕地红线:坚决落实18.65亿亩耕地15.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。


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。实施化肥减量化行动,建设施肥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机具集成配套样板区,推广应用智能化推荐施肥系统,推进有机肥生物类多元替代减少化肥投入。


采取“长牙齿”的措施
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

微信图片_20230527171552.png

问题1
我国耕地保护制度都有哪些?


微信图片_20230527171557.png

陈章全 副司长
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
第一个是管控制度,第二是建设性的保护制度,第三是激励性的保护制度,第四是占补平衡制度。


问题2
什么样的措施
称得上是“长牙齿”的措施?


微信图片_20230527171603.png

宋洪远 
农业农村部
农村经济研究中心 原主任
华中农业大学
乡村振兴研究院 院长
第一要目标明确,第二是执行要有力,第三要考核问责,让你感到痛,就“长牙齿”了。
问题3
如何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
防止“非粮化”


微信图片_20230527171611.png

陈章全 副司长

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

“非农化”问题,我觉得可以严格去执法,因为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就有明确的要求。但“非粮化”问题可能要有一些引导,一方面,经济作物不是种得越多就越好的,多了后价格可能就下来了,我们的政府就要规划、引导。


问题4
如何加大粮食主产区
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

微信图片_20230527171615.png

陈章全 副司长

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

中央提出来要多渠道筹集资金,一定是以政府为主体,包括社会各个渠道。

微信图片_20230527171620.png


宋洪远 

农业农村部

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原主任

华中农业大学

乡村振兴研究院 院长

在高标准农田的流转过程中,可以考虑一些机制设计,比如通过高标准农田效益上的一些转化,来鼓励一些其他的主体进入,比如搞粮食的规模经营。
问题5
推进化肥、农药减量增效



陈章全 副司长

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

实际上,对耕地最好的就是化肥和有机肥配合着施,而对品质影响最好的,就是什么东西都要适量,不能超范围使用。

有机肥优点是含养分种类多、具有各种大量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完全肥料,并含有维生素等活性物质,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增加、补充土壤有机质。


土壤中的有机质能显着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,使土壤耕性变好,渗水能力增强,提高土壤蓄水、保肥、供肥和抗旱防涝能力,增产明显,这是化肥无法做到的。


虽然,有机肥优点这么多,但是单一使用还是行不通的,因为毕竟有机肥里面的大量元素氮磷钾还是很欠缺的,满足不了作物对养分的需求,所以有机肥配施化肥是比较理想的施肥方式!


化肥见效快(只要合理使用),对农业持续稳产、增产还是很重要的。我们要遵循“以有机肥为主,化肥为辅”的施肥原则,就能实现肥土增产!


X源沃肥业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yuanwo012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